当前位置: 首页 > 检测项目 > 其他
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测定试剂(盒)(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)检测

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测定试剂(盒)(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)检测

发布时间:2025-04-26 13:05:54

中析研究所涉及专项的性能实验室,在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测定试剂(盒)(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)检测服务领域已有多年经验,可出具CMA和CNAS资质,拥有规范的工程师团队。中析研究所始终以科学研究为主,以客户为中心,在严格的程序下开展检测分析工作,为客户提供检测、分析、还原等一站式服务,检测报告可通过一键扫描查询真伪。

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测定试剂(盒)(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)的临床意义

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(HBsAg)检测是乙型肝炎病毒(HBV)感染诊断的核心指标之一,其测定结果直接关系到病毒感染的早期筛查、临床诊断及治疗效果评估。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(CLIA)因其高灵敏度、宽线性范围和自动化程度高等优势,已成为HBsAg检测的主流技术。该方法通过标记化学发光物质与抗原-抗体复合物结合,利用光信号强度实现精准定量,可有效区分低浓度HBsAg样本,对隐匿性感染和"窗口期"病例的识别具有重要意义。

检测项目及临床目标

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测定试剂盒的核心检测项目包括:
1. HBsAg定性检测:用于初筛HBV感染状态,判断样本是否为阳性或阴性;
2. HBsAg定量检测:监测病毒复制活跃程度及抗病毒治疗效果;
3. 灵敏度验证:检测下限(LoD)需达到0.05-0.1 IU/mL的国际标准;
4. 特异性分析:排除与其他肝炎病毒抗原(如HCV、HAV)的交叉反应;
5. 精密度验证:批内/批间变异系数(CV)需满足≤15%的质量要求。

检测方法与技术流程

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采用双抗体夹心法原理:
1. 样本预处理:血清/血浆样本经离心后取上清液;
2. 抗原捕获:包被抗体与HBsAg特异性结合形成复合物;
3. 信号标记:标记有化学发光物质的检测抗体与复合物结合;
4. 信号激发:加入发光底物触发化学反应生成光子;
5. 结果判读:通过发光值(RLU)计算浓度,临界值(COI)≥1.0判为阳性。
全程需在18-25℃环境下操作,检测时间通常控制在30-60分钟内。

检测标准与质量控制

试剂盒需严格遵循以下标准体系:
1.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(NMPA)注册标准:YY/T 1227-2014《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测定试剂(盒)》;
2. 国际临床化学联合会(IFCC)指南:要求分析灵敏度≤0.1 IU/mL;
3. 临床符合率验证:与已上市试剂盒的阳性/阴性符合率均应≥95%;
4. 干扰试验:需验证胆红素(≤20 mg/dL)、血红蛋白(≤5 g/L)等常见干扰物的允许浓度;
5. 稳定性测试:开封试剂应在2-8℃保存且7天内性能无显著变化。

临床应用注意事项

检测过程中需注意:
1. 对弱阳性样本(COI 1.0-10.0)应进行复测确认;
2. 结合抗-HBc IgM、HBV DNA检测排除假阳性/假阴性;
3. 对疫苗接种者需区分自然感染与免疫应答;
4. 定期参与室间质评(EQA)保证结果可比性。
通过标准化的检测流程和严格质控,化学发光法HBsAg试剂盒可为临床提供可靠诊断依据。

检测资质
CMA认证

CMA认证

CNAS认证

CNAS认证

合作客户
长安大学
中科院
北京航空航天
合作客户
合作客户
合作客户
合作客户
合作客户
合作客户
合作客户
合作客户
合作客户